由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和山西传媒学院主办、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学术会议于2022年11月5日在我校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进行。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100余位艺术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开幕式、主旨演讲、闭幕式组成。其中“主旨演讲”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主持人为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执行副主席、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院长魏小杰,评议人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执行主席梁玖;下半场主持人为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执行副主席、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倍雷,评议人为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宗超。




刘宗超、张天彤、李倍雷、罗仕鉴、沈义贞、田川流、石庆秘、宋杰、任也韵、梁晓萍、牛兴侦、王建英、段孟杉、陈贵玲、唐斌、曹冬竹、马卫星、董彦灵、王志扬、鄢睿、黄永建、尹成君22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会议议题“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研究”发表演讲。现将各位专家主旨演讲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宗超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文科理念与艺术研究生通识教育》。刘宗超教授从通识教育与新文科理念、艺术研究生通识教育问题、艺术学科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宝贵建议。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声乐歌剧系党总支书记张天彤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知行合一 双向奔赴——兼谈音乐艺术人才的成长路径》,张天彤教授从个人长期培养学生的经验出发,用丰富的田野调查类视频再次论证了“知行合一 双向奔赴”,自我成长,自我追问音乐艺术人才成才的路径。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执行副主席、东南大学李倍雷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艺术学科新目录下艺术教育认知》,李倍雷教授就“艺术学科新目录下艺术教育认知”,对有关专业博士、博士通识、学科交叉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罗仕鉴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整合创新,文化交融: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罗仕鉴教授分享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走出整合创新,培养国际化研究生的独特路径。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沈义贞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影视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沈义贞教授发表了自己对于培养博士的忧患,提出了新时代影视专业硕博生最重要,最必不可少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影视美学、影视批评学、论文写作、马列文论,并对其进行了严密地论述。

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推进艺术研究生通识教育重在观念的转变》,田川流教授从社会视角之学人定位、个人视角之成长轨迹、教师视角之视角定位、学校视角之学科理念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艺术研究生通识教育重在观念的转变”这一问题,对于研究生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石庆秘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延展阅读与影视学科专业硕士生实践创新教育的融合路径》,石庆秘教授从个人的教学、创作经验出发,分享了他关于延伸阅读在专业硕士培养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一些具体融合的方法。

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宋杰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本体论观念下以视听语言为中心的纪录片专硕教学实践》,宋杰教授分享了云南电影电视学院基本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论证“本体论影视教育”这一部分,并讲述了纪录片的专硕特色及办学成果和问题,对之后研究此类问题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任也韵副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艺术通用学习——艺术学科研究生公选课新概念》,任也韵教授从“艺术通用学习”概念提出的背景、“艺术通用学习”概念、理论依据、“艺术通用学习”设计、“艺术通用学习”评价五个方面论证了艺术学科研究生公选课新概念这一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执行主席梁玖教授对上半场9位专家学者的演讲进行评议。梁玖教授表示他上午聆听演讲的心情颇为激动。他指出,学者们的演讲有以下几个特点:集成性、专业性、分享性、导向性、整体性、建构性、均衡性。最后,他从主题和价值两个维度分别对演讲进行了评议。
下午1点半,主旨演讲继续进行。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梁晓萍教授演讲题目是《聚合与分剥--有关艺术学科目录调整的思考》,梁晓萍教授认为此次艺术学科目录调整基于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需求而做出的自觉调整,有利于统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间的关系,统筹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其终极目标是重视理论和实践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在人才培养中人文性和实践性并重。

青岛电影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牛兴侦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对于影视类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思考》,牛兴侦教授讲解了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情况与影视类学科变动情况、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对于影视类学科发展的影响、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对本科层次高校影视类学科建设的启发,提出了交叉复合、融合发展等新思路。

中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建英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回归与重塑——艺术学科目录调整后的研究生教育路径探析》,王建英教授从尊重变局和创新思考两个层次分析艺术学科目录调整后的影响,并提出了“立-破-立”的研究生培养路径,着重培养学生在研究方向的创新思维和敏锐洞察力。

成都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段孟杉的演讲题目是《新学科目录下舞蹈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建设新启示——基于建构主义理念》,段孟杉从现实和学理发展两个层面分析了舞蹈研究生的现状,提出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革新教育念,以构建主义教育理念作为迈向新阶梯的强大驱动力。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贵玲教授演讲题目是《现状与未来:对我国艺术心 理治疗人才培养的思考——基于 CNKI 55 篇 博 硕 士 论 文(2001-2021 年)的统计分析,陈贵玲教授对2001到2021年间,博硕士艺术心理治疗相关选题的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对该领域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观照对比,发现我国艺术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已受到多学科广泛关注、艺术心理治疗教育教学以及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尚待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和认证工作亟待突破。提出在艺术教育领域要有中国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唐斌教授演讲题目是 《“共同利益”视角下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思考》,唐斌教授认为此次目录调整符合国家需要,旨在推进创作和实践理论思维的协同发展。并解释了艺术研究生教育中的“共同利益”的概念和表现,提出要以“人本主义”作为艺术研究生培养的主导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博士生曹冬竹的演讲题目是《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的通专共生观念》,曹冬竹阐述了通识教育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构建“通传共生、教研相长”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搭建跨学科、多视野的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卫星教授演讲题目是《新版学科目录下专业音乐学院学科发展的困境与突破》,马卫星教授认为必须发展“艺术学”=“音乐学”+N,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原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得以延续,还能够增强“艺术学”的包容性。

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董彦灵的演讲题目《新时代艺术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新概念》,董彦灵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学科研究生要做个“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感的人。艺术研究生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通识知识的学习,文理兼顾、优势互补,做到通专并行。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王志扬演讲题目为《关于艺术学科研究生美育通识课程的几点思考》,王志扬老师阐述了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通识课程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设立通识课程的意义,提出未来应加大对艺术学科研究生美育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于研究生美育通识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与前瞻规划,以高质量完成“到2035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目标要求。

山西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副教授鄢睿演讲题目为《新学科目录背景下艺术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路径的转向》,鄢睿老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对艺术学科专业布局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2022版学科目录调整的价值,即突出学术理论研究的整体性、贯通性,形成艺术领域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结合的良好态势,创新性提出了人才培养理念、定位、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变。

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永健教授演讲题目为《情意合一实相准则下的艺术研究生教育评价新体系》,黄永健教授提出要在艺术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中,将艺术学科研究生导师、艺术学科研究生分为优秀级、优良级、良好级、一般级、反思级,艺术领域研究生导师要自我践行艺术的“再教育”,艺术学科研究生要对自己的事业有终生热爱之情。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尹成君教授演讲题目为 《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思考》,尹成君教授阐释了“文化自觉”的三层含义,并提出文化自觉应做到兼顾世界视野和历史视野,才能更好地建构研究生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演讲结束后,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宗超教授对下半场13位专家学者的演讲进行评议,并指出本次会议立足新学科的思考,在通识教育思考下形成共识,即专通结合。最后他表示,新学科、新学术、新学人是对新学科、新文科理念下学生、学术、学科一体化综合发展体系的应用。